运动与心理健康的联系
运动与心理健康的联系
什么是健康?很多人会回答道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是真的健康。我想这要归结于健康知识的不断普及,那如果问你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你又会怎样回答呢?其实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又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为什么这样说呢
苏联生理学家巴普洛夫说过“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次跳,对于生活的每一个印象易于感受,无论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强健。还说“一切顽固沉重的忧悒和焦虑,足以给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
而被后人誉为“药王的孙思邈也曾说“多喜则妄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愁则心慑,多恶则憔悴无欢。可见,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再来看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的研究,他继承和发展前人理论根据人的躯体形式和组织分成了三类内胚叶型(肥胖型)、中胚叶型(运动型)、外胚叶型(瘦弱型),而临床发现肥胖型的人,情绪喜怒无常,软弱而依赖性强,约有三分之二的躁郁病人是肥胖型。
运动型的人,对于新事物反应快,易于适应新环境,较少患精神疾病;瘦弱型的人,性格内向,敏感而孤僻,约有三分之二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是瘦弱型。体力强、身体素质高的人也可能在某些条件下患心理疾病,心里不健康。反之心理健康的人不一定个个都很健壮。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既然说到了身体健康可以影响心理健康,那么健康的身体该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可是你的身体如何能达到基本的健康标准。除了遗传与个人素质等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运动。同样也有很多临床试验说明,运动是健康心理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哈佛医学院精神科临床教授John Ratey,在他的书中提到“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让你的肌肉更发达,可以刺激你的脑干,为你提供能量、热情和动力,让你变得更健康、聪明和快乐。
他在几间学校做了试验,让学生们每天都坚持45分钟左右高强度间歇运动(跑步),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的肥胖率由30%变为3%,学生们感到更舒服,更快乐。
他们的分数也大大的提高了,原来学校(生活水平较低)平局分数低于州平均分数,而现在高出了17%;打群架等暴力现象几乎消失。
尤其可见运动的重要性,而运动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对成年人也有积极的心理影响。美国杜克大学反复做过无数类似的实验,即对众多心理有问题的人进行不同干预并跟踪调查,下面来看其中一个研究。
研究人员选择了156名抑郁患者,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眠、自杀等不良情绪、伴有饮食不规律、无精打采、不愿动弹、身体非常不好等身体问题。研究人员将这些被研究者分为三组。
第一组被研究者被要求参加一周三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的锻炼,包括慢跑、或竞走或游泳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第二组被研究者只通过吃药(左洛复-非常有效抗抑郁药物)来缓解病情。
第三组被研究者则进行锻炼+吃药的双重干预。
研究人员跟踪这156名患者整整4个月,虽然3组患者都有超60%的人病情得到好转,但仍然有明显的区别,没有吃药的第一组人用了大约1个月左右时间,而第2组十天左右即完成这一成果,虽然药物作用更为明显一些,但研究人员继续跟进,半年后这三组人员,第一组的复发率是9%,第三组是31%,而只有吃药第二组复发率达到了38%,超过三分之一。
这是因为运动锻炼会产生一种被称为快乐素的物质-内啡肽,产生神经递质,而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多巴胺等抗抑郁药物同样也会有类似功能的产生。
可见,运动是一味治愈精神方面疾病的良药,既没有副作用也没有药物依赖性,虽然周期可能略长于一般药物治疗但复发率却并不怎么大。
这一点恰恰说明了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运动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其实运动可以产生一定肢体疲劳,会更好的帮助睡眠消除紧张情绪。
运动可调节人体各种情绪舒展身心,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坚持长期的运动可以帮你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运动与心理健康的联系】相关文章
社会热点与所学知识的联系10-14
方便旗船与真正联系11-24
浅议自然教学与相邻课程的有机联系04-01
与心理健康有关的作文12-14
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11-12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联系08-03
家校联系论文联系的有效性07-19
论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与诉讼时效的联系与区别11-23
论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与诉讼时效的联系与区别11-23
心理健康运动会心得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