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生活常识 2023-04-16 19:31生活常识www.jianfeiren.cn

  小学数学教案

  推荐度

  初中数学教案

  推荐度

  小学六年级趣味数学教案

  推荐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推荐度

  中学数学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7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减肥人网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教学目的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5.6+0.9-+0-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6)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除可以表示整数外,还可以表示分数和小数。请学生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7)练习做一做的第1、2题。

  (二)教学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学生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时,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6、负数比0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7、练习做一做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4、5题。

  2、练习一第6题。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四、全课

  (1)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2)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第二课教学反思

  许多教师认为“负数”这个单元的内容很简单,不需要花过多精力学生就能基本能掌握。可如果深入钻研教材,其实会发现还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内容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

  例3——两个不同层面的拓展

  1、在数轴上表示数要求的拓展。

  数轴除可以表示整数,还可以表示小数和分数。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负整数,一个自然段要求学生表示出—1.5。建议此处教师补充要求学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为这样便于对比发现两个数离原点的距离相等,只不过分别在0的左右两端,渗透+1.5和—1.5绝对值相等。

  ,还应补充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如—1/3、—3/2等,提升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为例4的教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渗透负数加减法

  教材中所呈现的数轴可以充分加以应用,如可补充提问在“—2”位置的同学如果接着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数轴什么位置?如果是向东走1米呢?如果他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如果他想从“—2”的位置到达“+3”,又该如何运动?其实,这些问题就是解决—2—1;2+1;—4—(—2);3—(—2)等于几,这样的设计对于学生初中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是极为有利的。

  例4——薄书读厚、厚书读薄。

  薄书读厚——负数大小比较的三种类型(正数和负数、0和负数、负数和负数)

  例4教材只提出一个大的问题“比较它们的大小”,这些数的大小比较可以分为几类?每类比较又有什么方法,教材则没有明确标明。所以教学中,当学生明确数轴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基础上,我还挖掘三种不同类型,一一请学生介绍比较方法,将薄书读厚。

  将厚书读薄——无论哪种类型,比较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3/11×3

  9/16×12

  21×5/14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一张长方形的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此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1/2,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1/2×1/2?分析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再剪去剩下的1/2,那就是1/2的1/2。也就是1/2×1/2

  教师让学生从图中看出是1/4,让学生从1/2×1/2=1/4中思考,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规则,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说说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并对学生的说法给以鼓励。

  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出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数乘以分数,分子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作为分母。

  验证法则让学生折纸验证3/4×1/4?,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

  课堂讨论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本7页中的插图,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初步理解求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8页试一试,

  1/4×2/3;

  3/5×2/9;

  7/8×5/14

  让学生运用分数乘以分数的法则来进行计算。注意能约分的先约分,如7/8×14/15中的7和14先约分。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1/2×1/2=1/4;

  1/2×1/2=1×1/2×2=1/4

  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①使学生掌握以计数单位为标准的数数方法。②认识计数单位百、数位百位,以及计数单位、数位、位数之间的关系。③掌握基本的读数和写数的方法。},培养自我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板书100以内的数)

  下面请小朋友拿出纸,在纸上写一个100以内的数。

  二、读数和写数的复习。

  请生站起来读一读你写的数。

  读数和写数都从哪起的呢?————板书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数的复习

  1、从你写的这个数开始往前数5个。再从它往后数5个。

  请个别生起来数。

  问刚才他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数的)————板书一个一个数。

  还能怎么数?(几个几个数)————板书几个几个数。

  2、小动物也在数数。我们一起来看看。

  瞧出示企鹅24、26、28、……请小朋友接下去数。

  小猫95、90、85、……也请小朋友接下去数。

  3、你能从你写的这个数开始,喜欢几个几个数,就几个几个数,直到老师喊停为止吗?

  四、数的组成的复习。

  1、老师也写了一个数,我来介绍一下它是由4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它是几呢?

  (板书该数)

  2、你能有这种方法向同桌介绍你刚才写的数吗?

  3、请几生来介绍。老师板书数字。

  问刚才大家都是用了什么方法来介绍的呢?————板书组成。

  4、这回小猫也介绍了几个数,想请小朋友来猜一猜。

  出示小猫。大象。小兔。让学生在练习纸中做一做。

  做完后汇报,其中,小猫个位上的数是6,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大1。请生说一说怎样想的。

  师哦,小猫是根据数据数位上的数来介绍的。

  除了小猫指着个位和十位以外,我们还认识哪个数位?(百位)

  它们这三位是怎样排的?

  板书百位十位个位

  (各位上的数表示……十位上的数表示……百位上的数表示……)

  写的数是两位数的请举手,三位数的起立,一位数的招手。

  5、请个位上的数是7的同学起立。

  请十位上的数是5的同学起立。

  请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同的小朋友起立。

  (能把像这样的数都找出来吗?写一写练习纸上)

  五、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1、老师也想请小朋友来猜个数。

  (用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提醒学生。直到猜对为止,并板书这个数87)

  2、你写的这个数和老师写的这个数来比一比(板书),用上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

  3、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我们除了用刚才多一些,小一些,多的多,少的多还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呢?

  4、完成练习,校对。说说在比较数的大小时,先看什么,再看什么。

  5、黑板上有这么多的数,你能用>或<符号把它们连起来吗?

  ()>()>()>()>()

  ()<()<()<()<()

  请生在练习纸上写一写。

  小蜜蜂们也排着队出发去采蜜了(出示图片)它们该采哪朵花呢?

  你能帮它找一找吗?完成练习。

  六、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师恩,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数,复习了数数,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大小的比较……

  七、游戏抢答

  在64和66的中间

  比79少1

  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的数多1

  由8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借助图形语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渗透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出示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情景。

  2.出示复习题

  3×2/54/5×2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画图引导学生理解1/2___1/2的算例。

  2.出示3/4___1/4引导学生验证上面的计算方法,岩石推理过程。

  3.出示2/3___1/5,5/6___2/3写出计算过程,

  小结计算方法

  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第8页试一试1-3题。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

  2.布置预习教材10-11页练习一。

  板书设计

  意义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法则

  分子乘分子作分子,分母乘分母作分母。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2.引导

  (1)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2.将每个算式中用图形表示的未知数改写成字母。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目的要求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认识年、月、日的知识

  难点

  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教具

  年历卡,投影,电脑

  教学过程

  出示日历册、挂历、年历卡

  师问他们是用来干什么的?

  谁来告诉大家自己的生日?

  谁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年哪月哪日诞生的?

  年、月、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年、月、日也是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电脑出示课题年、月、日

  一、认识年、月、日

  1、结合实际认识一年、一月、一日的时间长短

  师问你知道多长时间是一年?多长时间是一月?多长时间是一日?

  (让学生尽量说出自己所了解的)

  师为了看着方便,人们把日历册制成挂历和年历卡。

  2、请同学们拿出1900年、1993年、1996年的年历卡,认真观察一下,看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

  小月30天四、六、九、十一;

  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师习惯上人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把有30天的月叫小月。

  你知道为什么这样规定每月的天数吗?

  电脑讲述故事。

  3、计算全年天数

  生计算后汇报。

  师板演31×7+30×4+28=365,平年二月28天,全年365天;

  31×7+30×4+29=366,闰年二月29天,全年366天。

  二、判断平年、闰年

  问有的年份的二月是28天,有的却有29天,是不固定的,你知道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请你观察下表

  电脑出示1981--2004年二月份天数表。

  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当二月份是29天的这一年年份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后得出每4年出现一次29天,二月份是29天的这一年的年份是4的倍数。

  师算一算1900年是4的倍数吗?但1900年的二月却是28天,这是因为公历年份是整百年时,必须是400的倍数,这年的二月才是29天。

  师你知道为什么4年才会出现一次二月份是29天,也就是闰年。

  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情况。

  师用电脑介绍形成闰年的原因(地球绕太阳旋转,加解释)。

  1、练习

  判断下面哪一年是闰年?请你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1990、1908、2000、1998、2100

  生说出想法后,师介绍可以用年份的末两位数字除以4能整除就是闰年,否则是平年。师告诉学生大家喜爱的奥运会一般在闰年举办。

  2、记忆每月天数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忆每月的天数吗?

  让知道的同学回答,师结合学生回答介绍下面的方法

  (1)拳记法师边示范边讲解。

  (2)歌诀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再把一加。

  三、巩固练习

  1、口答

  (1)一年有几个月?

  (2)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3)平年二月是多少天?闰年二月有多少天?

  (4)闰年全年有多少天?

  (5)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出生的?

  2、判断

  (1)一年中大月有7个,小月有4个。()

  (2)每年都有365天。()

  (3)凡是4的倍数的年份都是闰年。()

  3、游戏

  大月过生日的举起你的生日卡。

  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你今年几岁?算一算你是哪一年出生的,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老师今年38岁,算一算是哪一年出生的?

  (3)今年二月你家的电费花了多少元钱,算一算平均每天花多少元钱?

  (4)今年1--3月共花电费多少元钱?平均每天花多少元钱?

  (5)4月份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板书设计

  一年12个月(7个大月、4个小月、1个平月)365天(366天)

  大月31天

  一月小月30天

  平月29(28)天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P15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对星空中的一些星座(由7颗星组成的)的星星计数。

  2.按给出的数在方格纸上画星图。

  3.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初步了解常见的星座知识。

  能力目标

  1.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2.在画点图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在情境创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宇宙奥秘的欲望。

  重点难点

  按给出的数在纸上画出星图。

  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小圆片

  2.学生方面的准备课前有关星座的知识探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播放歌曲《一闪一闪亮晶晶》

  师夜晚悄悄地来临了,美丽的月亮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可爱的小星星在对你调皮地闪动着大眼睛,这些星星用直线连接起来,就形成很多的星座。请学生分组交流介绍收集到的有关星座的知识。

  2.个别回答你知道有哪些星座吗?星座对于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呢?

  3.出示课题美丽的星座

  二、新授实施

  1.教师边操作多媒体课件,边介绍天鹅座、狮子座、猎户座,北斗七星座。

  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同样是7颗星星,可是由于排列的位置不一样,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

  2.请你用7个小圆片模仿摆出以上的四个星座,教师巡视辅导。

  3.你还能用7个小圆片摆出其他的形状,并取个合适的名字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组织评比谁的星座最可爱、最美丽?

  4.小结奥妙无穷的宇宙世界等着小朋友长大以后去探索、去求知。

  三、练习尝试

  1.我们可以把这些星星看作是一个小圆点,然后我们可以在方格纸上画出星座。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画画看呢?(教师选择其中的一个星座带领小朋友尝试画)

  师先画4个圆点,将点与点用线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形成一幅星座图。

  生选择喜欢的颜色画4个圆点来画出星座。

  2.想一想,画一画用4个圆点、5个圆点创作出其他的星座,小组内交流评比。

  3.教师指导写数7的写法

  四、探究巩固

  1.比一比,赛一赛我是小小天文家。让学生展开想象自己来发明星座,并展示学生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

  2.今天学习了什么本领?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呢?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一、说课的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一册第18页。

  1、自然数有两方面的含义,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时,称为基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

  本节教学自然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含义。在学生了解了1-5的基数含义的基础上,教材通过一幅常见的排队购票图,引入序数含义的教学。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初步感知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并能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

  (3)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理解、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会区分5以内的几个和第几个,这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是教学的难点,可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思索、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

  二、说教法学法

  为全面准确地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本着学生全面发展的特点,教学时将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教学时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给运动员排名次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第几和几个的概念。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思索、交流,来获取新的知识。创设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自然的获取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开运动会吗?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在教室里举行一次小小的运动会吧!安排学生看运动员跑步的快慢,看看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让学生在给运动员排名次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第几的概念。

  (二)巧设练习,巩固新知

  运动员按照跑步的名次站成一排,老师找几个平时接受知识较慢的或课堂上不爱参加活动的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发奖牌,从中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1、发奖。师说跑步比赛结束了,现在我们要举行发奖仪式,请学生代表给运动员发奖牌。师提出不同的要求请你给第一名的运动员发奖牌;请你给第二名的运动员发奖牌等等。2、送水。运动员很辛苦,现在他们正在休息,你能把这杯水送给第3个运动员吗?(这时运动员已经打乱跑步名次,与同学们面对面坐着。学生在给运动员送水的时候发生了分歧,一个学生给从左数的'第三个运动员送水,另一个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把水送给另一个运动员。在学生分辨不清的时候,让学生说说自己送水的理由,在两个学生的争论中,同学们理解了从左数和从右数的含义,也意识到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巧设练习,把知识的难点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探索、思索、交流,从而获取知识。

  (三)分组合作,运用新知

  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理解、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师说运动会还在进行着,天真热,老师准备了一些太阳帽,请各小组长把帽子发给同学们吧。要求让小组成员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队,组长仿照老师刚才组织同学给运动员送水的游戏,组织本组的同学玩分帽的游戏,要求每一个同学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组长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同学们戴帽子。如给从左面数第4名同学戴帽子,给从右面数第2名同学戴帽子,给从左数等。

  (四)再设练习,扩展知识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第几和几个的概念更深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师说运动会结束了,同学们表演了团体操,老师有两个问题想让同学们帮着解答

  (1)小林的前面有2人,后面有3人,小林这排一共有几人?

  (2)小红从前面数排在第2,从后面数排在第3,小红这排一共有几人?让个小组讨论,提示学生可以演示,找出规律,全班交流。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明白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能够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3、能够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4、通过学习东南西北的知识来感受我们祖国的地大物博,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存在数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正确辨别物体的方向。

  2、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物体的方位。

  教学难点

  1、建立东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东南西北的知识来为生活服务,特别是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参照物的方向的体会。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卡片,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判断方向的物体。

  教学设计

  一、活动引入

  1、学生根据老师口令做动作。

  2、提问引入,提示课题。

  二、初步感受东、南、西、北的相对位置

  1、为学生分组并命名东方队,南方队,西方队,北方队,中心队。

  2、说一说中心队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队?

  3、说一说四周各队的对面各是什么队?体会北方队与南队,东方队与西方队是相对的。

  三、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

  1、观察地图,认识方向标。

  2、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海南,西藏,上海四个地方,在地图上认识东南西北。

  3、小结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活动记忆。

  四、闯关大行动

  第一关“五岳”命名我能行!

  第二关东、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关灵活运用我最棒!

  第四关智慧生活我能行!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鼓励性的情感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学难点

  懂得要解决问题必须先找出隐藏的中间条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桃园参观,你们想去吗?(课件演示)

  今年的桃子大丰收啊!这里有4筐桃子,每筐有6个,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谁会算一算?(学生口答,说一说怎样想的?)

  如果第一棵树上有80个桃子,第二棵树上有60个桃子,两棵树上一共有多少个?

  谁会列式解答?学生口答并说一说怎样想的?

  二、探索新知

  (1)你们真了不起,遇到的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一起去看看猴妈妈和猴宝宝在桃园遇到了什么问题想请你们帮忙。

  媒体演示例题

  (2)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大猴3筐,每筐12个。

  小猴6个

  你能根据两只猴子的采桃情况提出问题吗?

  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先解决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3)怎样求出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你会列式解答吗?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23=36(个)

  36+6=42(个)

  你先算的什么?你是怎样想到先算大猴采了多少个的?

  教师归纳有的同学这样想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就要把大猴采的个数和小猴采的个数合起来,可题目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猴采了多少个,所以必须要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个,然后把大猴采的个数加上小猴采的个数。这是从问题想起。还有同学是从条件想起,根据大猴采3筐,每筐12个,就能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再把大猴采的个数和小猴采的个数合并起来,就是两只猴一共采的个数。这两种想法都很好。

  我们在解决问题后要写出完整的答语。教师板书答语。

  回顾刚才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板书课题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呢?

  (4)教学试一试

  刚才有同学还提了一个问题,你会解答吗?

  先在本子上独立解答再同桌互相说说先算什么?

  指明汇报,板书算式。提问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要先算什么?

  比较在解决例题和试一试这两个问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相同的是两题都用两步计算,而且第一步都是要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这一步都是用乘法算的。不同的是,第1题求两只猴一个采了多少个?所以第二步用加法计算,而第2题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所以第二步用减法计算。

  三、拓展练习

  (1)参观了桃园后我们再去森林公园看看,进公园先买票。我们来算算一共要多少元?(媒体出示条件和问题)

  谁说说这题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要求一共有多少元先要算出什么?

  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汇报,说一说152表示什么意思?提醒做完后别忘了写答语。

  (2)我们进公园去。这里有2个小朋友在浇树呢!这里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你会做吗?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后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我们继续参观森林公园,看,眼前又出现了什么?根据这些条件你会提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问题,再让学生分别解答。

  解决这两个问题分别是怎样想的?都要先算什么?

  四、全课

  在参观的过程中同学们解决了好多问题,真是了不起啊!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关键是什么呢?

  小学数学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能力目标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

  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解决策略

  合作探究前置作业根据主题图说出体育馆、商场、医院和邮局分别位于学校的什么方向。

  教学内容

  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

  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教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教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学生口头回答后,教师让学生填在书上,并让学生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

  二、

  教师让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教师让学生讨论后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描述方向真是太麻烦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小组讨论后,将所取名字写在书中的建筑物的旁边。教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纠正学生北西、北东、南西、南东等错误说法。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方向。

  1.试一试(小组活动)

  (1)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

  (2)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教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小组活动后,指名说一说。使用方向板时,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应与现实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小学数学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完整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进行正确熟练的运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运算

  教学用具

  幻灯

  教学过程

  一、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16-50÷25+8×2116-(50÷25+8)×2

  [116-950÷25+80]×2(116-50)÷[(25+8)×2]

  要求

  1、让学生划出运算顺序,同桌批改。

  2、选择其中的两题进行计算。

  3、反馈讲评

  小结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的结果就完全不同,在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

  二、根据要求添括号改变式题的运算顺序。

  30+120÷15-5×2

  说出题目的运算顺序。

  要求改变运算顺序

  1、-——÷——×——+

  2、-——×——÷——+

  3、÷——+——×——-

  4、-——÷——+——×

  5、+——÷——-——×

  在反馈讲评时,着让学生说说添括号时的思考过程。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成综合算式

  27+1240×6

  ÷13282-

  50-168÷

  +26

  讲评你在列综合算式时有什么好方法?

  四、应用题

  1、文具三生产一种彩笔,60盒可以装720支,照这样计算,500盒可以装多少支?

  60盒——720支你能用两种方法计算?

  500盒——?支

  讲评时着重让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结果所表示的意义。

  改问题3000支彩笔要装多少盒?

  五、提高性练习

  计算24点

  课堂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

  2、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同学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和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画图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学情分析

  《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引入新课(出示半开放性素材)2分钟

  问题学校刚接到教育局通知,让我们学校马上派15位同学马上赶到二小参加现场科技制作比赛,由付老师负责通知他们,你们帮付老师想想,付老师可以用什么方法通知他们?

  师由这个问题引出最直接、最能保证通知到位的方式打电话(板书课题)

  (听+想+讲)

  活动2【活动】二自主合作(学生呈现多个项度+确定项度)(6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132-133,并同桌或前后两人交互打电话的方案,时间3分钟

  (看+想+讲+听)

  (师巡视,并对自主学习认真的同学及予表扬)

  自主学习要求

  a、看课本P132———133,看完以后,同桌或前后两人交流下讨论打电话的方案。

  b、通过自学,看课本中介绍了哪几种打电话的方案。

  c、时间3分钟。

  通过自学,我知道课本中介绍了哪几种打电话的方案?

  (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项度并板书)

  项度呈现

  主气泡打电话

  子气泡分组通知、逐个通知、每个人不空闲通知

  其中“分组通知”又包括分三组、四组、五组等三个向度。

  3、生在团队长的带领下团队共同确定其中的1个项度进行讨论,团队长并做好组内分工。

  (讲+看+小动)

  活动3【活动】三合作探究(交互+强化)14分钟

  1、团队长根据自已团队选择的问题带领组员开展4—6人的小组交互,强化学习,并把学习的成果记录在白板上,并作好发言准备。

  (通过小组的共同交互学习,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达到6—8次的强化学习,师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做+想+讲+听+大动)

  合作探究要求

  a、团队长根据选择的问题,带领组员开展小组讨论,强化学习,并把团队学习的成果记录在白板上。

  b、每个团队做好上台展示交流的准备。

  c、时间是7分钟

  2、师巡视提醒有关的小组做好展示交流的准备。

  活动4【活动】四展示交流(汇集+强化)

  1、选择四个团队上台展示汇报,涵盖所有项度的知识点。

  (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汇报情况,给予鼓励和表扬)

  (讲+听+看+做)

  2、教师精讲,师生共同完成2n的推导过程,小结出最优方案。

  (看+讲+做+听+想)

  活动5【练习】三巩固练习

  ⑴有一棵奇妙的树,原来只有1个树枝,第一年长出1个树枝,第二年每个树,枝分别长出1个新枝,第三年每个树,枝又都分别长出1个新枝,照这样计

  算,第五年这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树枝?

  ⑵小鸭子想开一个游泳会,如果通知一只鸭子要3分钟,你能帮它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到30只鸭子来参加游泳会吗。

  活动6【活动】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看+讲+想)

  小学数学教案 篇14

  (一)、激发观察兴趣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二)、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三)、数身边的事物

  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小学数学教案 篇15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大小比较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关注对旧知的复习,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上课伊始,设计几组整数大小比较的复习题,引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回顾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为下面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础。

  2、关注方法的类比,实现知识的迁移。

  类比是根据两种或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得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的结论。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数学思想方法。类比在掌握数学概念、理解数学本质、探索解题方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小数的大小比较并不难,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在方法上基本相同。在教学中将研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类比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实现知识的良好迁移。

  3、关注习题设计的实践性,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设计练习时,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现实、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卷尺

  学生准备卷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准备。

  我们已经学过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请你们在各题的___里填上“>”“<”或“=”,并说说怎样比较整数的大小。

  1001___999654___5438321___8436

  (1)引导学生明确当整数位数不,位数多的那个数大;当位数相,从最高位开始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大,最高位上的数字相,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以此类推,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2)老师的身高是1米7分米,如果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1.7米)小明的身高是1米4分米,如果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1.4米)

  请同学们观察身高,谁高谁矮?(老师高,小明矮)看来小数也是有大小的。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会了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那么你们想知道怎么比较小数的大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设置复习题,将整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有机的衔接,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谈话导入(课件出示)学校的运动会上,小明、小刚、小强和小林正在跳高场地上进行比赛,他们使出浑身解数都想为自己的班级争得荣誉,班里的同学们也在为他们呐喊助威。比赛结束,成绩如下

  姓名

  小明

  小刚

  小强

  小林

  成绩/米

  0.8

  1.2

  1.1

  0.9

  2、提问你能排出他们的名次吗?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你是怎样排列的?为什么这样排列?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5、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注意收集信息,并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比较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小数的含义来比较。

  因为1.2米是1米2分米,1.1米是1米1分米,0.8米是8分米,0.9米是9分米,所以1.2米>1.1米>0.9米>0.8米。

  方法二化成厘米后比较。

  因为1.2米是120厘米,1.1米是110厘米,0.8米是80厘米,0.9米是90厘米,120厘米>110厘米>90厘米>80厘米,所以1.2米>1.1米>0.9米>0.8米。

  方法三借助测量工具进行比较。

  在卷尺上找到每个人跳高成绩的刻度,根据卷尺上的位置来比较大小。观察卷尺上的数据,得出1.2米>1.1米>0.9米>0.8米。

  师小结同学们能把新的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解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经常用到。

  小学数学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过摸球、装球、转盘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有“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里的事情;

  教具学具

  布袋子两个,透明袋子10个,红球、白球若干个,篮子6个,大转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先做一个游戏,什么(球)?猜球在哪只手里?

  师(左手)有不同意见吗?(右手)你认为呢?

  师你看看,一会儿猜左手,一会猜右手,你们自己都不能确定,那说明,小球有(可能)在xx,也有可能xxx

  二、新授教学

  活动一摸球比赛

  师老师这儿有两袋球,(1号袋,2号袋)下面进行男女生摸球比赛,摸到黄球多的取胜。各三次机会。第一次,男生,谁来?

  师减肥人网希望他摸到什么球?我们一起来“黄球、黄球”

  师哎呀!可惜!

  师女生,XXX做得真端正,你来!“黄球、黄球”

  师我宣布第一次女生赢了。

  师第二次,想来吗?男生,加油哟!哎!

  师女生,“黄球、黄球”女生又赢了。

  师还想比吗?

  师啊!男生的运气太不好了!

  师女,想再赢吗?

  师还是女生赢!

  师我宣布(女生获胜)

  师男生,有什么想要说的?你认为呢?女生,有什么要说的?

  师你们都对袋子里的球都产生了质疑,想看看吗?(慢慢抽出袋子)

  师这个袋子里的球怎样?(全这个字用得好,都是用得不错,全部也不错哟)

  师当袋子里全是黄球时,我们任意摸一个,会怎样?你说?你来?

  你?

  师当袋子里全是黄球时,我们任意摸一个,一定是黄球。(板书黄球)

  师刚才男生从这个袋子,摸到黄球了吗?一次也没有,要看吗?(慢慢抽出袋子)

  师他们怎么没有摸到黄球呢?和同桌交流一下。谁来说说?(说得不错)你来?(老师就喜欢你这样发言,完整)

  师因为袋子里没有黄球,我们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摸到黄球。(板书不可能)所能男生输了,公平吗?

  师那么从这个袋子里摸一个球,一定摸到黄球吗?会怎样?想一想,和同桌商量一下。

  师谁会说?你来?你认为呢?

  师为什么是可能?这个袋子里有?也有?所以摸到的可能是?也可能是?

  师我们来试一试。(师摸三次)现在谁还能再说一说从这个袋子里摸一个球,是什么情况?因为?(板书可能)

  活动二选择

  师摸玩了黄球,我们来摸红球,有三个袋子,哪个袋子摸到的一定是红球呢?准备随堂练习本,写下袋子的序号。有信心吗?

  师请选择。几号?为什么?同桌之间相互看一眼,选对的举手,有错的起立。

  师接着,哪个袋子摸到的不可能是红球?请选择。几号?原因?选对的坐正,有错的起立。

  师,哪个摸到的可能是红球?写序号,同桌交流一下原因。几号?理由?对吗?同桌检查,有错的起立。

  活动三装球比赛

  师真棒!迅速收拾好本子,下面我们八小组进行比赛,想夺冠吗?那就仔细听老师的要求。游戏的名子叫“装球比赛”,小组根据题目先讨论,然后把球装好,装好后坐正向老师举手示意。比一比哪组又轻又快!先请组长拿出球和袋子放在中间。

  师第一个要求装一袋球,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白球?先讨论,再装!开始!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师组长起立,把袋子高高举起来,其他人抬头看一下,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只装白球?组长请坐,把球放好。第一次比赛这三个小组表现得特别棒,其它小组要努力。

  师第二个要求,一起读一下。看明白了吗?开始!组长起立,举起来?为什么这样装?

  师第三个要求,开始!组长!怎么都是黄球?

  活动四说话小结

  师在这个游戏里,每个小组表现得都很出色!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也经常用到一定、可能、不可能。看!

  电脑出示1、太阳()从东方升起。

  师这件事是一定。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

  2、下个星期一()会下雨。

  师想一想,小组讨论一下!对吗?能填一定吗?

  师有些事情还没有发生,我们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3、在扬州春天过后()是冬天。

  师想一想,会填得举手?

  师为什么?能把它改成“在扬州春于过后一定是”一起说。

  4、将来,人类()会登上火星。

  师你也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说一说你身边的事情吗?先和同桌谈一谈。

  三、巩固练习

  大转盘

  师下面我们接着玩一个游戏“大转盘”,(出示转盘)。转盘上有什么?转盘转动时,猜一猜指针会指向哪?可惜,猜错了!(转动)

  师谁还想试一试。谁坐得最正呢?恭喜你,猜对了!

  师转动转盘,指针会指向哪?谁能准确得说一说。(说得真好)为什么?还有谁更加肯定的说一说。(语气更肯定了)

  师我们换一个转盘来转一转。指针会指向哪?猜一猜?肯定吗?

  师猜一猜?

  师咦!三次全停在红色,怎么会这样?

  师红色区域大,蓝色和黄色区域小,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大。小朋友真是太聪明了,这可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知识。

  四、

  小学数学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找次品的操作活动和分析、归纳的理性思考,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把待测物品平均分3组。

  2、以“找次品”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3、让学生体会用缩小范围逐步逼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和口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学生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此前学习过的“沏茶”、“田忌赛马”、“打电话”等都属于这一范畴,在这几节课的学习中,对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都有所渗透,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用到天平,在以往学习等式的性质时,学生对天平的结构、用法以及平衡与不平衡所反映的信息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掌握。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成为学生比较喜爱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够较好地分工、合作、交流,较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发现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佳策略。

  教学难点

  理解并认可最佳策略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看视频,谈感受。

  播放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视频。看后你从中了解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感受?

  2、发现次品。

  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产品与合格产品不一样。有的是外观瑕疵,有的是成分不过关,还有的是产品的质量与正常的不同……我们把这些不合格的产品称为“次品”。(板书次品。)你身边有哪些次品?和同学交流。

  今天我们要找的次品的就是外观一样,质量不同,或轻一些、重一些的次品。(板书找)

  活动2【讲授】初步感知、寻找方法

  1、出示例题。

  有81瓶木糖醇,其中有一瓶少了10片,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呢?

  数一数,掂一掂,摇一摇等方法,选择最优化的方法,用天平。

  2、天平的原理。

  如果两端重量相等,天平就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下沉,轻的一端上扬。

  3、华罗庚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自由猜测称的次数。

  师同学们猜的结果不一样,可能是数量太大了。数学中有种方法叫做“化繁为简”,这正和华罗庚思想不谋而合,让我们从数量较小的来研究吧!

  活动3【活动】自主探究、方法多样

  1.研究2瓶

  师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需要几次可以找出次品呢?板书做好记录2次(1,1)

  2.讨论3瓶的问题

  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多少次才能保证找出来呢?生叙述称球的过程。板书记录3(1,1,1)

  注重天平一共有3个空间可以利用,这样节省次数。生将探究结果填入导学案中。

  3.研究4-8瓶的问题

  如果利用天平来测量,至少要称2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的可以是几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手中的小圆片动手操作,并记录在导学案中。

  课件出示小组活动要求。(1)把待测物品分成了几份?每份几个?(2)如果天平平衡,次品在哪里?如果天平不平衡,次品又在哪里?

  4.重点汇报8瓶的设计方案。

  (1)师引导学生比较3、4种分法,并展开讨论想想为什么方法3的次数是最少的?你觉得它会和什么有关系呢?

  (2)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的次品时,把待测的物品平均分成3份是最好的。板书把待测物品分3份。

  (3)师比较1、2、3种分法,讨论为什么同样分3份,为什么第3种方法只用了2次哪?

  (4)师小结所以我们在找物品中的次品时,只要把物品平均分成3份,如果不能平均分成3份,就尽量平均分成3份。每份之间的差尽可能少。板书每份之间的差尽可能少。

  5.研究9瓶

  学生根据的方法直接说出次数,小组验证。

  活动4【练习】拓展提高,优化方案

  1.运用掌握的方法找方法12瓶、15瓶、24瓶需要几次能找到次品?

  2.举一反三从26瓶木糖醇中,找到一个次品,至少称几次一定能找出次品?在导学案上完成。

  3.发散思维有2187瓶矿泉水,其中2186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7篇)】相关文章

  新课标(人教版)数学教案04-02

  人教版高一数学教案12-13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四篇05-15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三篇05-09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8篇04-12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9篇03-11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7篇01-03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10篇05-01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八篇04-28

Copyright@2015-2025 Www.jianfeiren.cn减肥人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