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的传播研究述略

生活常识 2023-04-16 20:01生活常识www.jianfeiren.cn

  汉字的研究报告

  推荐度

  近视眼的研究报告

  推荐度

  可行性的研究报告

  推荐度

  研究生的自我鉴定

  推荐度

  优秀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有关虚拟社区的传播研究述略

  【内容提要】本文是对国际和国内传播学界有关虚拟社区研究的简要介绍。通过研究统计和分类,国内外的虚拟社区研究可以划分为四大部类。第一,宏观上对虚拟社区、网络社会的研究。第二,从固有的传播学理论的角度研究虚拟社区,这些研究既验证了传统理论在这种新语境下的适应性又从这种研究过程中探索旧有理论新的可能;第三,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虚拟社区,多采用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式;第四,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虚拟社区的传播方式。本文的介绍为相关人员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应有所帮助。

  【关键词】 虚拟社区 传播学角度 社会学视角 语言学角度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research situation concerning the issue of virtual community studies. By systematically categorizing and deliberate consideration, the author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general research situation regarding the virtual communities can be stated as follows: Virtual communities studies from such perspectives as information society, cyber-culture, sociological and linguistic.

  Key words: Virtual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Sociological horizon Linguistic perspective

  一、引介

  国内外对虚拟社区的研究可以用两个关键词来解释虚拟环境和社区。也就是说,社会学视角的社区研究是虚拟社区研究的渊薮,社会学角度的社区研究已颇有历史,从腾尼斯对社区的概念的厘清、对社区进行分类研究开始,社区的研究在诸学者多种研究方法和多重研究视角下已蔚为大观,衍生出众多论著、发展出诸多流派。社区作为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单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社区的研究以及社区理论的梳理将有助于我们对一些复杂问题的求解,比如说社区的组织形式与结构、社区的属性、社区的互动、社区与生态、社区与社会发展等。社区研究资料卷佚浩繁,这当中既有微观的分析也有宏观的把握,比如R·帕克的《城市社会学》、威廉·福特·怀特的《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陈一筠的《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学》、张鸿雁的《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等等。相比较社会学角度的社区研究而言,传播学角度的虚拟社区研究只是刚刚起步,严格的讲,从传播学角度研究虚拟社区的论述是比较有限的。

  研究当中笔者主要查找的数据库有《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Quarterly)》,《新媒体与社会(New Media & Society)》,Communication Institute for Online Scholarship,《网络传播杂志(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与此,还搜索了国内的传播研究期刊如《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新闻战线》,查阅了《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的社会学卷和新闻传播学卷。

  总体而言,现有的虚拟社区研究囊括于整个网络传播研究当中,并没有对虚拟社区进行细致的梳理,这也使得该论题有较宽广的研究空间。宏观上网络传播的研究可以做如下的分类,这种分类主要借鉴了金兼斌在《现代传播》发表的“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述略”一文,该文对网络传播的国内外研究做了比较详尽的概括(《现代传播》2002年 第四期 总第117期)。按照金兼斌的观点,网络传播的研究按照历时性的线索和研究主题的横向线索可分为四大类互联网使用研究,互联网效果研究,互联网采纳研究以及其它研究。具体概述如下

  第一,不同的人如何利用互联网。除了一般的使用行为和使用动机的研究,学者们对于特殊群体的互联网使用也比较关注。第二,互联网在不同领域的使用。指的是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手段在选举、教育、商业宣传、新闻传播等领域的使用。第三,互联网的本质及其他传播媒介的使用比较。这方面的研究是该课题研究的热点。如Flanagin & Metzger (2001)从功能和需求满足的角度比较了电子邮件、网上信息的获取与其他媒介的异同。第四,有关互联网的影响方面的研究。美国卡耐基大学的Kraut (1998)等区分了传播科技对社会两个层次的影响,即初级影响和次级影响。通常初级影响是个人和微观层次上的,而次级影响是宏观和社会层次的。

  有关虚拟社区的传播研究述略

  二、现有研究方法的简述

  研究方法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各有所特点,总体说来,国外的研究的跨学科性较强、注重定量和实证性研究,研究出现了多元的分化,不少的研究已经涉及哲学和解释学乃至现象学的范畴。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比较单一,研究的方法大量的是定性研究,这当中也不乏实证研究的精品之作,但总体而言,学科视角比较偏狭,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比较稀少。

  研究方法采用最多的是“信息或人为导向研究”,这种研究方法,着重检查和解释信息,例如人们对于网络信息、网络议题和网络事件的态度和意见。这种方法主要有两种类型档案或文件研究以及调查和访谈研究,较为常见的主要是前一种,通过谈话分析、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来发现、检查和解释传播的信息。一般而言,为了进行分析,研究者要收集谈话的样本,将信息归类并分析信息内容以及类别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得到谈话者谈话的目的、规则和互动效果。谈话分析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Rogers & Farace的“相关控制编码方案”(Rational control coding scheme), 用来分析人际关系中的对话力度与效果;另一种是Bales的交互作用过程分析(International process analysis),用来追小团体中人员的互动阶段,及其日常交谈中形成和使用的规则。,文本分析法也较常被学者们采用,通过这种方法来阅读网络交谈的文本,分析文本与读者的关系,并以此来解释内容的意义。

  论文有关虚拟社区的传播研究述略来自

  第二类常用的方法可称之为“人物和行为导向研究”。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反应,而不是依赖于人行为的自我报告。这种研究方法有两种主要形式观察法和实验法。这类方法中第一种是人种论(ethnography),通过对社会规范和发生事件的客观性描述,阐释传播的环境并进而解释网络环境下的社会规范和写作规范。与此,通过观察虚拟社群里不同成员之间的互动,了解他们之间的互动规律和行为模式。除此以外,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法使用也较频繁,在研究的进行当中,作者亲身参与到网络的虚拟传播中去,系统地纪录,并将观察的结果分类,通过亲身观察来进一步描述网络族群之间的组织和环境,以及基于此的网络传播的规律。

  三、虚拟社区的研究述略

  对于虚拟社区中的传播行为,国内的研究从数量上说已经很多,基本上形成了对虚拟社区和网络传播这一课题的概要性研究。研究的思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把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媒体,这样一来,原有的传播研究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条件地移植到新的研究对象中来;第二种研究思路是强调这种新的传播技术的特殊性,以一种批判精神和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新的整合,在移植传统理论的,提出新的假设和概念,通过具体的分析研究进行验证。

  在本选题进行的当中,我广泛地对传播学术资源做了相关的搜索,并在此基础上,对虚拟社区的研究文献做了分类,从内容和主题上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宏观上对虚拟社区、网络社会的研究。从哲学和现象学角度论证虚拟社区的独特属性,总体上对网络、社会、虚拟、实在等问题的探讨,从信息社会的角度进行的研究皆从此类;第二,从固有的传播学理论的角度研究虚拟社区,这些研究既验证了传统理论在这种新语境下的适应性又从这种研究过程中探索旧有理论新的可能;第三,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虚拟社区,多采用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式;第四,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虚拟社区的传播方式。这种分类方式,虽然在类属上存在重合之处,但基本上可以概括笔者已经掌握的文献资源,以下是对这四种分类的详述。

  第一类,宏观上对虚拟社区、网络社会的研究。 Manuel Castells 的《信息时代千年之结》(The Information Age Volume III End of Millennium)可谓这类研究的代表著作,Castells从政治学、经济学的角度广泛论述了全球化时代信息社会对政治、经济、社会组织结构的深刻影响;该论著综合了大量的数据和统计资料,对信息社会的多种维度进行了详实的阐述。本书在的章节中论述了这种信息社会的组织结构,他论述的这种信息社会统合了多种因素并构建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文化,这种崛起的网络社会在信息化的时代有着自己的制度肉身,信息社会的诸多逻辑逐渐使得工业社会的社会形式趋于瓦解。

  类似Castells 的论著国内也有不少,笔者认为较完备的一本是熊澄宇教授主笔的《信息社会4.0----中国社会构建新对策》,熊教授在书中提到网络媒体下的受众交往方式的特点“网络媒体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们交流的人际障碍,传统的社会交流的最大障碍在于人的差异性,即社会地位的悬殊、生活方式的不同、文化层次的高低等等,往往成为阻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因素。网络媒体排除了上述因素的困扰,建立起人们之间普遍和平等的交往。”(《信息社会4.0----中国社会构建新对策》 124页 )熊教授这里对交往方式特点的界定,笔者认为,失之宽泛。实际上网络环境下,人的差异性和层级性并没有消除,网络媒体只是技术上的平权化的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往出现了高度的分化。

  有关虚拟社区的传播研究述略

  实际上,对于网络环境使得人的主体性丧失这个问题,包德里亚在《完美的罪行》当中有相当深刻的阐述,在包德里亚的眼里,虚拟世界当中的模拟物取代了真实物,拟像比真实的事物更加真实,虚拟的社会现实变成一种“完美罪行”。虽然,这里讨论的具体事物并不是网络媒体和虚拟社区,包德里亚的叙述却非常适合用来分析当下的主题。正如他在书中谈到的“高清晰度标志着越过所有正常决定通向一种实用的――确切地说视“决定性”的公式,通向一个参照元素的实体越来越少的世界。信息的最高清晰度和事件的最低清晰度对应――语言的最高清晰度与观念的最低清晰度对应――他事物的最高清晰度与这事物的最低清晰度对应。”(《完美的罪行》 51页)事实上,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往呈现类似的特征,正因为网络环境下的交往的关键词是“虚拟”一词,网络环境下的许多高清晰度的技术措施反而使得信息的交互高度的失真和虚拟化,包德里亚说过,虚拟世界的核心概念是“高清晰度,影像的虚拟,还有时间的虚拟(实时),音乐的虚拟(高保真),性的虚拟(淫画),思维的.虚拟(人工智能),语言的虚拟(数字语言)”(同上 51页)。网络环境下,信息交互呈现出“曳出性”。信息的写作方式是有中心、有等级、单线性的组织下进行的超文本的、多序列的写作。

  从哲学和解释学角度对网络环境和虚拟世界进行阐述的文章还有很多,比如说Michael Fegan 发表在JCMC的文章“The Performance of Cyberspace: An Exploration Into Computer-Mediated Reality”在这篇从现象学角度探究网络世界的文章里,作者试图将赛博空间视为一种隐喻,一种为大众所分享的概念物,在这个隐喻世界里,整个虚拟空间是由“文本和读者”的关系构建起来的。

  其实,虚拟世界不仅是Michael Fegan所说的隐喻性的概念物,虚拟空间的文本也具有一种独特的属性。同样是在JCMC 发表的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WW Text: Tracing Discursive Strategies”一文就从网络文本的文本属性角度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该文的作者Ananda Mitra认为,网络文本的突出特点是,没有任何文本具有中心性,这种“去中心化”的网络文本属性又可以称之为“交互文本间性”(reciprocal intertextuality)。网络文本虽然在表面上充满了游戏性,去中心化,网络文本在层级上、意义相关性上仍然存在着所属关系。这也就是网络文本的文本属性的问题。网络文本的相关性和散漫性(discursive formation)构成了高度相关性的解释性社区(interpretative community)以及充满负相关的散漫性社区(discursive community)。

  除此以外,Ananda Mitra还在文中对社区做了重要的定义,社区必须是为一整套标准所塑型的,这些标准必须是长期虚拟经验下的产物。也就是说,社区的核心意义之一是时间,其二是制度。( “Both ways of examining the authenticity of community on the Internet have presumed that communities can be, and need to be, defined around a set of criteria that have "worked"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JCMC 5 (1)September 1999 )这种说法有一点是值得商榷的,这里所说的时间概念,我认为,不应该指绝对的时间,而应该指一个社区的相当时段的文本堆积,一个时间很长的社区可能非常冷清、毫无故事和事件,即使它拥有制度,也不能称之为社区。真正的社区是拥有历史维度的,而这种历史的标识就是大量的文本堆积。

  有关虚拟社区的研究,其热点之二是从旧有的传播理论的角度研究虚拟社区,着重分析这种新现象对传统媒体、传统理论的挑战,强调分析虚拟社区对实在社区的改造作用,以及这种变革之后的媒体环境,比如说关于公众新闻学的研究,虽然这个概念已经有十年左右的历史,人们对这一理论研究的热情丝毫未减。比如David D. Kurpius 发表在 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上的文章“Sources And Civic Journalism: Changing Pattern Or Reporting”,作者认为公众新闻学的核心意义在于拓宽新闻源,更多地反映不同社区的生活,更多地理解社区,在公众生活当中发展新的新闻源。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虚拟社区的许多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信息的交互功能,其中有不少的新闻性信息交往。

  有关虚拟社区的传播研究述略

  研究热点之三,社会学视野下的虚拟社区,这种研究多采用案例实证研究的形式,定量化使得这些研究更显客观。这当中有发表于《社会学》月刊 2003/2 期的关于网络生活的研究文章“基于BBS的网络交往特征”,作者为白淑英,通过社会关系矩证法,作者对BBS电子空间中的交往特征进行了测量。并得出结论“网络技术为BBS电子空间中交往的规模、点出度、点入度、连接度的最大化提供了技术支持,网络交往方式仍受到日常行为惯例的制约,从而表现出交往空间的最大化与交往范围有限性的矛盾统一。”除此以外,相关的研究还有余红的“性别隐匿的赛博空间”一文,发表于《社会》(沪),2002.10.57—59,文章认为,赛博空间的匿名性、交互性、实时性使得性别得到隐匿,从而重构了思想与身体的关系。虚拟空间中的自我不再具有诸如年龄、性别、种族等文化烙印。本论文的研究也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上述观点。这方面论述较为完备的一本著作为《结构博弈》一书,书中详述了网络空间标识物的转化问题,“网内空间的互动与网外世界的互动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身体共同在场的共同空间的缺失,这种共同空间的缺失除了使得结构标识物缺席之外,还导致了第三者的不在场。”(《结构博弈》 52页 和 61页)

  Martin Vystavil的相关论述围绕着虚拟社区如何在现实空间产生影响这一主题而进行,发表于www.isoc.org的论文“Virtual Community: Seeking the Real Influence”,这篇论文分析一个常住人口为200人的社区,研究这个社区如何发布消息,并通过这些“虚拟”的消息产生现实的影响。

  研究热点之四,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虚拟社区的传播方式,这当中较常使用话语分析法,在本论文当中,笔者使用了叙述学和符号学的部分理论来分析网络文本和网络谈话,试图通过这种方法理解虚拟社区当中的特殊传播方式。研究传播当中的语言问题的论文往往并非出自传播学的期刊而是语言学、外语研究方面的期刊。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研究虽出自其它学科的研究这些论文在思想上极富启发性,不少传播学的论述都得益于这些文字。

  重要网址

  【1】www.cjr.com.cn China Journalism Review

  【2】http://datas.ncl.edu.tw 全国博硕士论文摘要检索系统

  【3】www.mediachina.com 中华传媒网

  【4】www.zijin.net 紫金网

  文献参考

  第一部分网络资源

  [1]. Jones, Q. (1997). Virtual communities, virtual settlements and cyber- archaeology: A theoretical outline,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3(3) . Retrieved January, 1998: Available: http://www.ascusc.org/jcmc/vol3/issue3/jones.html

  [2].传播理论的模型Available: http://www.worldtrans.org/TP/TP1/TP1-17.HTML

  [3].Gerbner的传播理论模型

  Available: http://www.cultsock.ndirect.co.uk/MUHome/cshtml/

  [4] 杜骏飞 关于泛传播的理论模型—一个总体的提要和图说Available: www.zijin.net/05it_critic/dujunfei/2001/net/theoritical%20model%20of%20pan-communication_a%20.htm

  [5] Transformations in the Mediation of Publicness: 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 in the Network Society http://www.ascusc.org/jcmc/vol7/issue2/holmes.html

  [6]Weinreich, F(1997) Establishing a point of view towards virtual communities.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3, (2). Available:http://www.december.com/cmc/mag/1997/feb/wein.html

  [7] Turkle, S.(1996) Virtuality and its discontents: Searching for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The American Prospect, 24, 50-57. Available: http://epn.org/prospect/24/24turk.html[8]Smith, M. (1992) (HTML-Index 2, 3, 4) Voices from the Well: The logic of the virtual commons. Master's Thesis,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UCLA. Available: http://netscan.sscnet.ucla.edu/csoc/papers

  有关虚拟社区的传播研究述略

  [9]Scime, R., and the spirit of community: Howard Rheingold-meet Amitai Etzioni. Available: gopher://gopher.well.sf.ca.us:70/00/Community/cyberville

  [10]Reid, E. M.(1994). Cultural formations in text-based virtual realities. M. A. Thesis,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vailable: http://www.ee.mu.oz.au/papers/emr/work.html

  [11]Reid, E. M. (1991). Electropolis: Communications and community on Internet Relay Chat. Honors Thesis, Department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vailable: http://www.ee.mu.oz.au/papers/emr/work.html

  [12]Paccagnella, L. (1997). Getting the seat of your pants dirty: Strategies for ethnographic research on virtual communities.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Communication [On-line], 3 (1). Available: http://www.ascusc.org/jcmc/vol3/issue1/paccagnella.html

  [13]Newhagen, J. E., & Rafaeli, S. (1996). Why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should study the Internet: A dialogu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 (1), 4-13. See also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1, (4). Available: http://www.ascusc.org/jcmc/vol1/issue4/rafaeli.html.

  [14]Kollock, P., & Smith, M. (1994). Managing the virtual commons.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in computer communities. In S. Herring (E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Available: http://netscan.sscnet.ucla.edu/csoc/papers/virtcomm/vcommons.htm.

  [15]Johnston, E. The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acs.ucalgary.ca/~dabrent/380/webproj/commun.html

  [16]Haupt, P. What is a virtual community? [Online]. The Fielding Institute. Available: http://www.dartt.com/resources/papers/HauptP_0597.htm

  [17]Gurak, L. (1995, Jan.). Cybercasting about Cyberspace. CMC Magazine [Online], 2, (1). Available: http://www.december.com/cmc/mag/1995/jan/gurak.html

  [18]Gurak, L. (1996, Feb). Toward broadening our research agenda in cyberspace: Special focus on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CMC Magazine [Online], 1. Available: http://www.december.com/cmc/mag/1996/feb/gurak.html

  [19]Abort,retry, failure? Originally presented as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the American collectivity: The dimensions of a community within cyberspace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Albuquerque, New Mexico. Available: http://www.well.com/user/hlr/texts/VCcivil.html

  [20] Lombard, M. and Ditton, T. (1997). At the heart of it all: The concept of telepresense.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Online]3, (2). Available: http://www.ascusc.org/jcmc/vol3/issue2/lombard.html

  第二部分专著

  [1] McLuhan, Marshall. (1962). The Gutenberg Galaxy.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 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Signet

  [3] Jacques Derrida (1992) Hypertext and Critical Theory Pages 8-10 in print version.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4] Baudrillard, Jean. (1988) 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 Translated by Bernard and Caroline Schutze. Edited by Sylvère Lotringer. New York: Semiotext

  [5](法)尤瑟夫/库尔泰 著 怀宁 译 《叙述与话语符号学方法与实践》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5

  [6](德)莱因哈德/泽尔腾 著 黄涛 译 《策略理性模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0.3

  [7] (美) 保罗/魏里希 著 黄涛 译 《均衡与理性》—决策规则修订的博弈理论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12

  [8] 雅克/德里达 《多义的记忆—为保罗/德曼而作》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7

  [9] 李幼蒸 著 《结构与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9

  [10] 熊澄宇 著 《信息社会4.0中国社会建构新对策》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11

  [11] 周晓虹 著 《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12] 胡申生 李远行 等 著 《传播社会学导论》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2.8

  [13] [德] 盖奥尔格·西美尔 著 林荣远 译 《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华夏出版社 2002.10

  [14] [法] 米歇尔·福柯 著 莫伟民 译 《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 2002

  [15] John C. Merrill and Peter J. Gade.(2001) Twilight of Press Freedom: The Rise of People’s Journalis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Lodon

  [16] Drew Mcdaniel (2002) Electronic Tigers of Southeast Asi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7] Klaus Bruhn Jensen A Handbook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First Published 2002 by Routledge

  [18] Lawrence Lessig (2001) The Future of Ideas: The Fate of The Commons In a Connected World Random House New York

  第三部分期刊

  [1] 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场域理论简析 李全生 (2002第7期 社会学 《人大复印资料》)

  [2] 社会分层与社会秩序――对当代中国的现实考察 王小章 (2002第6期 社会学 《人大复印资料》)

  [3] 国外社会学关于城市社区权利的界定 (2002第6期 社会学《人大复印资料》)

  [4] 美国社区建设的几个问题 丁元竹 (2002第1期 社会学 《人大复印资料》)

  [5] 城市社会的时间地理学研究 柴彦威 龚华 (2002 第1期 社会学 《人大复印资料》)

  [6] 现代社区何以可能 冯钢 (2002 第7期 社会学 《人大复印资料》)

  [7] 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 彭兰 54-60 页 2003.1《国际新闻界》

  [8] 有关互联网的传播研究述略 金兼斌 82-87 页 2002第4期 双月刊《现代传播》

  [9] 基于BBS的网络交往特征 白淑英 3-10页 2003/2《社会学》月刊 《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10] 性别隐匿的赛博空间 余红 11-14页 同上

  [11] 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 曾坚朋 同上

  [12] Gender and the Internet Madeline Zavodny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Volume 84, No 1, March 2003

  [13] Post-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s and cyber-space: 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of Internet development Kristopher Kyle Robison and Edward M. Crenshaw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31 (2002) 334-363

  [14] Sources and Civic Journalism: Changing Patterns Or Reporting ? David D. Kurpius J&MC Quarterly Vol.79, No.4 Winter 2002 853-866

  [15] Joan M. Mazur Applying Insights from Film Theory and Cinematic Technique to Create a Sense of Community and Participation in a Distributed Video Environment JCMC 5(4) June 2000

  [16] Tanja Oblak Boundaries of Interactive Public Engagement: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Citizens in New Political Platforms JCMC 8 (3) April 2003

  [17] Geoffrey Z. Liu Virtual Community Presence in Internet Relay Chatting JCMC 5(1)SEPTEMBER 1999

  [18] José L. Abdelnour Nocera Ethnography and Hermeneutics in Cybercultural Research Accessing IRC Virtual Communities JCMC7(2) January 2002

  [19].Wright, K. (2000). Computer-mediated social support, older adults, and coping.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3), 100-118.

  指导老师杜骏飞(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

  论文作者周雷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2001级硕士研究生,霍普金斯大学南京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学员)

  研究方向网络传播 虚拟社群研究

  通联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2001级研究生 210093

  电子信箱jxzhoulei@sina.com

  【有关虚拟社区的传播研究述略】相关文章

  20世纪唐诗研究述略03-28

  创立大众传播史: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新课题07-29

  公共关系传播策略研究02-18

  当下公共传播和培训单位的研究论文02-18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11-26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03-28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中有关问题01-23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声音的发生和传播01-23

  试论六十年代以来传播主流学派效果研究的转向07-29

Copyright@2015-2025 Www.jianfeiren.cn减肥人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