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银矿石(真银矿石需要采矿多少)
波托西银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银矿,鼎盛时期其白银产量占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最盛名的,并不是它的出产量,而是它吞噬了大量人的生命,为了获得这下面的银矿资源,有800万生命葬身于此,被称为地狱的入口。
银都波托西
波托西银都,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的波托西省,鼎盛时期,其白银产量占全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该地海拔4200米,也被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城市之一。在这座海拔最高的城市却有一座“吃人之山”——里科山。
波托西拥有世界上最著名的银矿,也是中世纪南美最大的银矿所在地,波托西银矿还间接导致了中国明代的灭亡。明代是一个银本位货币的朝代,但中国是一个缺银的。白银价格在中国和美洲的巨大价差,导致了国际资本套利活动。最终引起明代财政危机,间接导致了明代的衰败和灭亡。
移民潮带来新建筑
建城初始,波托西只有几座小教堂和一些住宅。
随着城市的发展,轻易暴富的前景和减肥人网希望吸引了大批移民者。在1572年到1630年,波托西市发展到了全盛的时期,整个波托西市有将近16万人口,成为了西半球最大的城市。,波托西市被开采出了5000多个银矿,采银量占全球采银量的二分之一。
一面是一艘艘满载白银的舰船驶向西班牙本土,一面是一浪接一浪的移民热潮。大家都怀着梦想而来,可是只有极少数人实现了致富的梦想,大多数人仍然穷困。富裕了的矿主开始在波托西大兴土木。
17世纪下半叶,波托西城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即被称为“梅斯蒂索”的印第安与西班开风格混合型建筑。这种建筑风格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称为“所罗门圆柱”上。1691年圣特列萨教堂的门廊采用这种建筑形式。1931年间按当时的设计方法重建的圣贝纳尔特教堂,也是“梅斯蒂索”样式的杰作。
中心广场的建筑是巴洛克式和马提斯式的混合风格。大教堂还有很多的其他的纪念碑在18世纪被重建。造币厂也在18世纪重建,内有南亚美利加洲最大的城市纪念碑。洛伦佐大教堂在1548年建成,是波托西的最古老的马提斯式的建筑作品。环绕城市的14个分区是14个印第安居住区。波托西对安第斯山中部地区的建筑风格和纪念碑艺术发挥着持久的影响,广泛传播了受印第安文化影响的巴洛克式和马提斯式的建筑风格。
800万生命葬身于此
十六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波托西作为世界上银矿一半的产出地,密密麻麻的矿坑不断地吞噬了800万的生命,这些来自地狱的财富曾经支撑了西班牙300年的辉煌,而这里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最恐怖的银矿,而如今,在资源枯竭后,这座城市被无情地放弃了,但在这座城市里苟延残喘的人们还在用生命交换着更深处的矿藏。
资本家们为了加大银矿的开采力度,便雇佣了大量的印第安人。他们将这些印第安人当做奴隶来使用,没日没夜的在矿井中干活。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印第安劳工的生活苦不堪言。
矿工们在4850米稀薄空气的山腹中,呼吸着活火山刺鼻的空气,在弥漫浓烈粉尘的环境之下依然需要劳作,除了古柯叶,真的没有什么能麻痹自己继续坚持下去。工友们上工时,并不带手机和手表下井,他们用最原始的办法判断时间,这全靠嘴里的古柯叶,等咀嚼到没滋味了,也就差不多4小时过去了,该出来透气换叶子了。
矿山的大多数人都有矽肺,矽肺是尘肺中最常见的一种。在现代矿业中,钻头上会有小孔持续喷出水流,从而阻止灰尘漫溢,被呼吸入肺部。而在吃人的山,却没有这样的预防措施。矽肺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烧胸痛,体重下降,越来越虚弱,直至死亡。所以,这里的男人们很少活到40岁。据当地的寡妇协会统计,每月有14名女人丧偶,成为寡妇。
19世纪初,这里的白银被开采一空,波托西一落千丈。时至今日,仍然有数十名男子和孩子死于矿山坍塌,山上数千个山洞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矿工们每到周五晚,就会在最宽阔的井下举办献祭仪式,他们会在堤欧塑像前撒下96度烈酒,嘴边点上香烟,古柯叶放在神灵随手可及之处。
据估计,从1545~1824年近300年间,殖民者从这里共攫取了2.5万吨白银,据地质学家测量,原4900米高的圆椎形的里科山,经过数百年的开采,高度竟下降了16米。从外表看来,里科山至今仍巍然屹立,其实山里早已被开凿得千疮百孔,共有8000多条坑道。一位名叫多明戈的西班牙传教士把里科山称作“地狱的入口”。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波托西银都列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注本文来源于网络
本文地址
http://www.diemang.com/post/7745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